湖南省隆回县特产
湖南隆回金银花主产地集中在小沙江镇、麻塘山乡、虎形山瑶族乡、大水田乡四个乡镇,是中国生产规模最大的原生态种植区。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总称,“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黄白相间故名金银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特色产业支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隆回县被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也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2005年02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回金银花”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5年第25号
- 批准时间
- 2005年02月17日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隆回金银花药性好,品质优。主要有效成份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黄酮类主要有齐墩果酸型皂苷和常青藤型皂苷;有机酸类主要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特别是绿原酸等药用有效成份含量(4.31—6.91%)高出药典要求3-4倍,富含抗肿瘤的特殊药用成分(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富含硒元素。
隆回金银花全身是宝,主要有效成份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黄酮类主要有齐墩果酸型甙苷和常青藤型甙苷;有机酸类主要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利胆、保肝、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在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型流感”防治中,金银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专家开出的多个防治处方中,金银花都是主要成份。隆回金银花质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绿原酸等药用有效成份含量高。湖南省中医学院2006年随机取样化验,绿原酸含量均大于4.24%,最高的达12.6%,远远高于其它产区所取样品的含量(1.5—3.0%),2004年南京药品检验所化验,绿原酸含量4.31—6.91%,远远高于国家2005版药典标准的1.5%,这些数据说明隆回金银花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
(二)富含抗肿瘤的特殊药用成分。中科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发现,隆回金银花富含一种独特的药用成分——皂苷,对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有独特效果。用皂苷研制抗肿瘤药物,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富含硒元素。2003年由国家权威部门分析确定隆回全境富硒,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县并称“中国三大硒都”,富硒土壤的面积居三者之首。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检验,隆回金银花硒含量达0.98毫克/千克,高于国家规定的富硒食物标签标准。
(四)各项卫生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04年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随机取样的隆回金银花样品检验结果为:铅(Pb)<0.1毫克/千克,铜(Cu)<0.09毫克/千克,六六六<0.001毫克/千克,滴滴涕(DDT)<0.007毫克/千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值指标。
药用价值
金银花是传统大宗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是中医临床清热解毒的首选药物。
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作用。
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抑菌杀菌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甄别选择
一看。看花蕾是否饱满整齐,其特有的黄绿色是否亮爽自然,汤色是否清绿明亮。
二闻。金银花具有挥发性油香味,品质越好,其天然香味越浓郁。
三尝。干燥的花茶细嚼甘醇清爽,泡好的花茶味道清新细腻,香气浓郁柔和。
四查。选购时要查验花茶制作的日期、保存的期限,要避免潮湿发霉,首选挑选那些密闭式包装或加有干燥剂的商品。
产地环境
隆回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属衡邵盆地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自然景色蔚为壮观。隆回北部以小沙江镇、虎形山、麻塘山乡大水田乡为中心的高山地区是隆回金银花的主产区,地处雪峰山脉中段东麓,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原生态种植区,理想的适生环境为“隆回金银花”特有的品质提供了天然保障。
气候条件适宜
隆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阳光充沛,雨水丰盈,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主产区小沙江是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350米,长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在11-14℃之间,年日照时数1084小时,无霜期仅202天,雨雾日长达260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其中3-8月金银花生长盛期达85%以上。
土壤条件优良
隆回金银花产业带的土壤是花岗岩发育而成的黄麻砂土、黄棕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渗透力强,不易积水。土壤呈微酸性,土壤总体肥力水平较高。土壤富硒,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齐名,成就了隆回金银花富硒的特质。
生态条件优越
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隆回全境林间山地广泛分布着大量的野生金银花,尤以县西北部中山区和中山原区的金银花分布最广、开花最艳、香气最浓、药性最佳。该地区瑶汉游医常竞相上山采摘配药,用以医治疑难杂症。
南宋时期,战乱频繁,相传当时湘中等地瘟疫盛行,民间广泛采用金银花藤叶煎熬后口服,效果极佳。
据《新化县志》记载,至明代以后隆回民间医生又发现以花入药,效果更佳。当地老中医邹石根自家祖传的一部名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合编》从明清流传至今,书中描述“金银花,味苦甘。性平微寒无毒。入肺经。主热毒血痢。清瘀散毒。补虚疗风。久服延年。”
生产情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野生金银花资源遍布隆回县山野村寨。在小沙江等高寒山区的野生金银花不仅产量较高,而且质量上乘,但收购数量不多,较多资源浪费于山野。
1971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少数农户尝试将野生金银花改为家种,但发展缓慢。1980年全县种植面积仅365亩,产量125担,此后数年,受区域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虽然种植面积每年有所增加,但产量增加极少,效益也不甚明显。
20世纪90年代初,隆回县委县政府针对小沙江地区独特的高山原区气候,在小沙江地区大力发展以金银花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隆回金银花人工栽培快速发展。
2001年,隆回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3.7万亩之多,年产干花近7300吨,产值愈0.81亿元,生产规模成为中国第一,2001年国家林业总局据此授予隆回县“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
2001年下半年起,受产量过剩的影响,隆回金银花受到重创,2002年产量跌至5000吨。
2003年,隆回县金银花作为抗击“非典”的主要用药,产量增至6500吨,隆回金银花迎来快速发展期,2004年产量达到8500吨。
2006年,隆回县金银花面积已达16万亩以上,产量干花10000余吨,产值7.5亿元左右,产品畅销桂林、广州、重庆、南京等大中城市及及各大制药厂。
2009年,隆回县花农增收10亿元。
2010年,隆回县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年产干花1.2万吨,占中国总产量53%。
2011年,隆回县金银花投产面积比2010年增加2万亩左右,总产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保持在1.2万吨左右。
2013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隆回金银花占全国金银花总产量的50%以上,产值近10亿元。
产品荣誉
2001年,国家林业局命名隆回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2005年02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回金银花”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7年,“富硒金银花含片”和“花瑶清”饮品获商务部有机食品认证。
2009年隆回金银花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1年,隆回金银花获湖南省著名商标。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隆回金银花原产地域范围以湖南省隆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隆回金银花”原产地域范围的建议》(隆政函[2003]43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司门前镇、金石桥镇、鸭田镇、虎形山瑶族乡、麻塘山乡、大水田乡、羊古坳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灰毡毛忍冬。
(二)保护对象。
药用金银花。
1.栽培区域:海拔800至1500米的高寒山区。
2.栽培土壤:土壤富硒,硒含量为0.5至2.0毫克/千克。
3.繁育方法:采用嫁接、压条、扦插等方式。
4.整形修剪:定植后2年内基本完成整形修剪工作,生产上适用的树形有干墩式圆头形、匍匐式扇状形、篱架式扇状形等3种树形。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时间:栽培区域在海拔800至1200米的,6月中旬采收;栽培区域在海拔1200至1500米的,7月中旬采收。
2.采收标准:花蕾呈棒状,肥壮,上粗下细,上部膨大略显乳白,颜色鲜艳有光泽。
3.采收方法:应选择晴天上午9至13时,严格按采收标准,将花蕾从花序基部采下,采后放入竹篓或竹筐,尽量避免剧烈翻动,保持花蕾的颜色。
4.加工:
(1)现代工艺:将未开花的金银花蕾经选花蕾至摊放至杀青至烘干等几道程序加工成药用金银花;
(2)传统工艺:将未开花的金银花花蕾经选花至晒干或烘干加工成药用金银花。
(五)产品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隆回金银花成品花蕾棒状,长约3至4厘米,颜色翠绿,外形匀整。
2.理化特征:水分含量≤10.0%,绿原酸含量≥3.0%,硒含量0.2至1.0毫克/千克。
专用标志使用
在隆回金银花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隆回金银花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使用隆回金银花“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