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鹤霖 新闻观察员
最近有多位“不是记者同行的业外企业家”问我第一个问题——“幸运是什么?”,我说“所有的幸运都发生在路上”;第二个问题——“你的工作挺好,可以到处走。”,我说“世界上唯有独立记者,才能在不断地行走中,从国际的高度、人类的情怀观察世界”。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是中国第一位“走出中国学习世界的人”,最终他鼓励了120名留美幼童,开辟了中华民族“西学东渐”的近代史;而我选择出国学习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年月——1993年的初春,樱花盛开的日本东京,那里是孙中山先生“革命过的地方”,那里是鲁迅先生“笔耕过的地方”,那里是周恩来先生“岚山诗书报复的地方”。
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曾经在日本大学的校园里的图书馆里,研览过大量的有关真实地记录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秘影像史料,源于我是主攻“亚太地区军事安全保障论”的一名中国留学生,有幸在这条留学路上,深刻了解并深刻意识到——“战争与和平”的全球意义,到底是在哪里?!在曾发动那场“惨绝人寰”的“策源地”——日本东京,作为一名“独立记者”,亲自身被着相机,坐在曾经在中国犯下“战争罪行”的日本战犯,从中国抚顺监狱回到日本东京的“当年的日本兵”那里,采访他们犯下的累累罪行,听他们口述的“南京大屠杀”,尽管他们内心深处在“忏悔”;作为一名“独立记者”,一名“中国留日学生”,至到今天我都清晰地记忆着“那些日本战犯”,口述他们所犯下的“战争罪行时的场景时,不寒而栗。”——记者,记录历史进程的工作者,这就是我一生的“行走在采访之路上的幸运”,让我的工作,更贴近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让我更懂得“和平与战争”的纠葛与深意。
作为一名“战地独立记者”,无时无刻地不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纠结中观察世界”,这是我从1990年,从事“革命工作”以来,起步政府,留学海外,采访世人、名人以来,历经了25年人生“幸运路”的最大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纠结中观察世界”,这恐怕就是今天读者们可以阅读到题为“鹤霖新观察”,这些“新闻感悟、生命反思、洞察文底”式拙文的源起与缘落——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份神圣的职业“独立记者”,一个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与评论人。在这个整个的过程中,充满着“记者的奔波、记者的无奈、记者的辛劳、记者的喜悦”。那些用中文写字出来的文章,那些用镜头记录下的影像,那就是“真实地历史、战争的真实与和平的真谛”。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记者”这份职业,可想而知?!后人如何了解“历史”。
我曾经亲自采访过“张纯如纪念馆”,那是一位“盛产中国外交官”淮安的才女,一位真正的“独立记者”,她是一位和平年代里的“英雄”,我的职业偶像——追求真实。
“独立记者”,需要有独立思考的人生观、世界观,一种历经“无数磨砺的人生”,才能懂得“心苦”,懂得“隐忍”,懂得“寂寞”,懂得“独立”。
编审:张兆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