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网北京讯(特邀首席新闻观察员 鹤霖 报道)中国全国两会记者,一带一路通讯社(路通社)执行总编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王群(鹤霖)在今年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首位“航天英雄”,2024年4月24日刚荣获“钱学森终身成就奖”的杨利伟与中国英雄航天员、特级航天员,也是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正在积极投入未来“嫦娥奔月”航天计划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全国两会现场偶遇,拍摄下值得珍藏的这枚宝贵照片,将赠送给我的女儿—— 她刚上小学时,曾经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成为一名“航天员”。
在这里值此中国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也希望中国更多的少年儿童,从心立大志,都要在内心深处拥有一个“自己的航天梦想”,为星辰大海中的“中国航天梦”、“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仰望星空,壮志高飞!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关于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国防科工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筹划部署“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
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一个人成不成功不在于是否改变了自己的追求,而在于他的信念和精神。”把飞天梦想作为信念的杨利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二00三年,对于世界航天界来讲是“灾难的一年”,那一年俄罗斯的飞船偏离了航道四百公里、其中一航天员骨折,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利伟和他的队友们没有退缩,最终掌握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
二00三年十月十六日,从太空回到地球后的杨利伟以一句“我为我们祖国而自豪”表达了自己的飞天感想,“正是我们中国国力的增强,才使我们飞天的梦想得以实现,所以青年人要实现我们的梦想,就是要与祖国共同奋进,只有国家的发展,才有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体现。”谈到当时情景,杨利伟仍感慨万千。
“梦想已成为光荣,光荣成为新的梦想,今天我们实现航空的跨越,但是这只拉开了序幕。航天领域是延伸的,我们要登月,我们要探火星,立足于本质,以精湛高超过人的本领,我愿意和广大青年共同努力,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杨利伟激励在场青年,要坚定信念、坚定追求,信念是成功的源泉。这是杨利伟在面对中国年轻一代人时发出的“中国航天声音”。
适逢今年第九个“中国航天日”,王亚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按照官方公布的消息,我们国家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这将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另一个里程碑,流传千年的“嫦娥奔月”传说终于要在我们这一代航天人的努力和见证下成为现实。我和所有队友一起全面投入训练,也为即将到来的任务做好准备。
王亚平说:今天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我想对广大青少年朋友们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希望你们都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最终摘取属于自己的那颗最闪亮的星!
4月24日,叶光富母亲刘绍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光富再次执行任务,并且首次担任指令长,我们很惊喜。祝愿三位航天员都平安顺利,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任务!祝愿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
恰逢“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叶光富感慨地说:“有一个场景,我印象非常深刻:神舟十三号任务第一次出舱,我看到王亚平穿着崭新的新一代飞天舱外服。阳光照射的瞬间,整个衣服泛着金黄,衬托出五星红旗是那样的鲜红。我当时很想喊出来,哇,看我们的国旗多美。”五星红旗在浩瀚太空高高飘扬,中国航天从未止步。面向星辰大海,还有更远征途!叶光富首次飞天用了十一年,这次重返太空家园仅仅用了两年。飞行前,他在自己朋友圈写下“奋斗实现梦想,拼搏时刻在线”。
叶光富说:“奋斗是实现梦想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当你经历了艰辛,体会了坎坷,也感受过痛苦并实现梦想之后,再回头想想自己奋斗的过程,你会感谢那个曾经不轻言放弃的自己,曾经努力拼搏奋斗的自己。拼搏时刻在线,其实,我也是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勉励自己。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在门后用粉笔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就是拼搏两个字。这两个字真的是一直刻在我心里,一直到现在。我认为,拼搏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时时刻刻,就像整个航天员队伍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态度一样,不是飞行,就是在准备飞行的路上。”
来源:华人号:路通社
编审:张兆伟
评论